考研信息网【官方站】—国内主流考研网站,考研信息第一平台!

考研信息网【官方站】

杜玉波: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两会期间,围绕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这一重要问题,记者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两会期间,围绕“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这一重要问题,记者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进行了专访。

  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

  ——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

\

  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记者: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您怎样看待中西部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问题?

  杜玉波: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中西部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半数之多,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是中西部全面振兴的战略内生力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稳定、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融合等重大战略和核心利益。可以说,没有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乃至国家的现代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促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没有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就无法全面缩小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十三五”期间中西部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仍有短板和不足

  记者: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总体指导和有效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您认为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未来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有哪些?

  杜玉波:成绩主要体现在,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普通高校增加49所,西部地区新增92所。以部省合建的新机制新模式,重点支持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所高校建设。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累计支持173所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0余项,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

  但是客观地讲,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相比,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比,中西部高等教育仍存在明显差距,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

  从办学经费投入看,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1万元,其中东部地区2.3万元,中部地区1.6万元,西部地区1.7万元。中西部地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仍然较大。从高水平大学分布来看,教育部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东部地区较上一轮新增5所,共入选92所,省均8.4所,占总数的62.59%;中部地区新增5所,西部地区无新增,中西部高校总共入选55所,省均2.8所。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明显。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以上占比65.17%,其中东部地区为69.98%,中部地区为60.31%,西部地区为61.6%。中西部与东部仍有一定差距。从科技创新能力看,2020年在校均专利出售金额方面,东部地区高校是中西部地区的约3倍;在校均技术转让实际收入方面,东部地区高校是中西部地区的约4倍。从受教育程度看,“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国为9.91年,低于9年的省份均在西部地区;全国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为15467人,低于1.2万人的省份均在中西部地区。这些指标只是揭示了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显性差距,更深层次的差距和短板往往是在理念、机制、环境上的,需要我们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奋力突破。

  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主要发力点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您对如何建设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什么建议?

  杜玉波:建设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坚持战略思维,强化系统意识,调动多方资源、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其中,我认为当前最关键的是要从以下3个方面发力:

  第一,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党和国家的支持政策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既要以“国之大者”的胸怀,谋深谋远谋实,把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又要解放思想,提升站位,从紧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小圈子”,提升到服务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大格局”上来。

  具体来讲,一要从国家层面积极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加快完善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完善教育部、地方政府、合建高校、对口合作高校四方联动的部省合建机制,发挥部省合建高校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二要集中力量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在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上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支持西部高校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以强有力的举措将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三要推动高校集群发展,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和区域高校集群的溢出效应,带动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四要建实专业集群,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引导中西部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总的来说,在政策层面还需要更大力度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样的项目或平台,给高等教育资源“富裕区”是“春风送暖、锦上添花”,而给高等教育资源“薄弱区”则是“旱逢甘露、雪中送炭”,甚至还能够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要作用。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中西部高校要立足自力更生为主,不能再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因地制宜,创新适合中西部的发展模式,不能简单模仿他人走过的老路;集群发展要“攥紧拳头砸下去”,真正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不能搞扩张、铺摊子。

  第二,要精准施策、输造结合,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要在“精准”上对接需求,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使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既要火眼金睛发现真问题,又要精准靶向展现新作为。

  近两年来,国家出台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系列文件,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上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强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政策供给、制度供给,加大优质资源倾斜力度,精准扶持,不能搞大水漫灌。二是要输造结合,不断增强中西部高校自主发展能力,培育中西部高等教育造血基因,探索特色发展模式。三是要敢闯敢创,破除“西部意识”,不能因环境条件而束手束脚、规避改革。四是要聚焦区域发展急需,推动中西部地区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鼓励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总之,我们要将高等教育振兴成效转化为区域经济的支撑能力,走出一条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具有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第三,要多方协同、凝聚合力,全面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不是高校的“独奏曲”,也不是中西部地区的“独角戏”,而是以政府为主导,东中西高等教育联动发展,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交响乐”。

  扎实推进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需要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任务分工,凝聚发展合力。一是要适度打破省域界限,主动对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区域分别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二是要加大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经费投入,抓住教育新基建契机,政、产、学、研多方发力,构建多方协同的高等教育新生态,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能。三是要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和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东中西部高校全国性对口支援对接平台,精准实施对口支援。四是要坚持西部高等教育向西看的战略布局,将地缘政治优势扩展到教育开放的多元格局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等加大教育合作交流力度,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属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模式和教育开放新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西部高等教育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中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中西部高等教育一定能够突破“振而不兴”的困境,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文字:刘琴、高众)

院校推荐